你会不会交七万元学费学编程?而且还是网络远程,在家上课那种。
那假如说,这个编程课开始不用交学费,只有当你毕业并找到高薪工作后,才要求补交学费,这你又愿意么?
听起来虽然有点不真实,但这个模式却真的存在,而且还拿了不少投资。
真·投资学生本人的职业培训模式
最开始,Lambda 学校其实没什么特别。
2017 年,两名杨百翰大学(Brigham Young University)辍学生 Austen Allred 和 Ben Nelson 两人合作创立了 Lambda 学校,上线了一个为期一个月的电脑编程入门课,当时,有 7000 人报名参与了这个课程。
▲ Austen Allred,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接下来,和当时全美 90 多家编程训练营(bootcamp)一样,他们推出了一款收费培训课程,课时跨度为 12 周,学生想参与得先支付一万美元(其它训练营的价格也差不多)。毫无悬念地,愿意并能够拿出这笔钱的人非常少。
商讨之下,两人想到了一个折中方案 —— 学生可在上课前先交 1000 美元,等学完找到工作后,再支付余下的 9000 美元。结果,有 100 名人决定报名参与。
我们意识到,通过降低教育的成本,我们误打误撞出一些有趣的东西。
就在这一切后,两人决定为学校采用 ISA(income-share agreement,收入分享协议)收费模式 —— 不预缴学费,未来收入以特定百分比「补交」。
具体来说,在 Lambda 上课的学生可不缴纳任何学费,先上课学习,等找到年薪在五万美元(约人民币 36 万元)或以上的工作后,每月从收入拿 17% 出来交学费,连续交两年,累计缴费上限为三万美元。如果无法毕业,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或是找的工作收入达不到五万,学生都不用交费。
当然,学生也可以选择预缴两万元学费来去参与课程。
所以说,在这种缴费模式下,学校投资的真的就是学生本人。只有学生获得收入,学校才能收回成本。而且,学生毕业后的收入越高,学校收回的费用也越高。
其实,ISA 不是一种新创的缴费模式。
这个概念,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 50 年代,曾获得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 Milton Friedman 假设其为一种还款模式。即便如此,这个模式在近几年来才得以真正用上。
前几年,老牌理工大学普渡大学、加拿大著名公立大学卡尔顿大学等四年制大学开始推出基于 ISA 的学费缴付模式;而在目标更明确为就业的编程训练营市场中,App Academy 则于 2012 年开始以 ISA 模式招募学生,随后也有更多训练营采用这种方式。
不是训练营中第一个采取 ISA 模式的 Lambda,为什么会引起如此多关注?成立两年来,Lambda 已经获得 4800 万美元投资,估值已经达到 1.5 亿美元。
因为,Lambda 是第一家用 ISA,而且全程教育都在网络上完成的编程训练营。
这意味着,Lambda 无须像 App Academy 一样,在旧金山、纽约等寸土尺金的大城市中负担高昂的租金建设学校;一定程度上,全程网络教学在扩招后成本也更好控制。
▲ 全程网课的 Lambda 无须支付高昂的课堂场地租金, 图片来自 Beyond
而对于 Lambda 的学生而言,同样也是躲开了去旧金山等生活成本极高的大城市学习的高资金投入。
今年 8 月,联合创始人 Austen Allred 对《连线》表示,目前 Lamda 的学生人数为 2700 人,并在以每月 10% 的增长率增加,目标是 2019 年年底能将学生增加到 4000 人。
投资「人」的生意,要将「审人」程序化
▲ 图片来自 《连线》
对于 Lambda 来说,最关键的运营因素就是学生筛选和课程设计两方面。
因为,找到能够坚持到毕业,以及从课程中学到足够支持工作的技能,都是 Lambda 从 ISA 中收回成本甚至营利的关键节点。
虽然 Lambda 不拒绝 0 基础的学生,但要成为 Lambda 的学生,除了在网上报名外,他们还得先参与「预科班」并通过相关考试,然后还得接受电话面试。
如果你觉得面试已经很麻烦了,那正式课程很可能会让你吃不消。
虽然课程完全在网上完成,但据部分 Lambda 学生在网络上分享,要完成课程是一件「全职工作」。你不仅得按课程时间参与课程,还得和小组其它成员一起合作完成功课,下课后,甚至得自己加个班,复习或预习。
不是人人都能吃得消 Lambda 学校,但他们接收学生的制度上还比较宽松。
23 岁的 Atoki 说道。他 2017 年开始在 Lambda 学习,现在已经成功在一家费城的公司担任开发者,年薪为 9.5 万美元。最初,他们班的规模有差不多 50 人,但到毕业的时候,能真正通过的只有大概一半。
▲ 图片来自 Facebook
对此,Allred 表示,和早期相比,现在学校的学生毕业率已经提升到 85%,这挺大部分是因为员工筛选学生的能力有所提升。
正如以上提到,「是否预先懂得编程」并不是入学审核的重点。在 Allred 看来,「决心(grit)」才是关键。
我们将人们口中导致无法成功、致富或是活在另一种生活里的借口都消灭了。
此前,Lambda 还曾通过和部分投资者合作,为极少部分学生提供「全职学习」所需的生活费用补贴,让他们足以支持自己去学习。
随着名声逐渐提高,现在审核学生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平均下来,现在每周大约会有 2000 人报名参与预选测试。Allred 的目标是去建立一个最优化的工作引擎 —— 高效完成招生(审核)、学习平台和就业三大环节。
活下去,还是最大挑战
▲ 图片来自 25 Friday
a16z 投资合伙人 D'Arcy Coolican 指出,Lambda 学校拥有「慢速网络(slow networks)」的特性。
「慢速网络」是其中一种隐性网络效应。「网络效应」意味着当越来越多人加入和使用这个网络,整体网络就会变得更有价值。但「慢速网络」因其发挥作用的时间周期之长,通常更难被发现,因此为「隐性」。
随着他们获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学生,他们应该可以(1)找到更多愿意聘请 Lambda 毕业生的雇主,以及(2)建设一个更深层的 Lambda 校友网络,一个新毕业生可依靠、学习甚至通过这个渠道找到工作的网络。
这思路听起来挺简单直接的,但 Coolican 指出了「慢速网络」型企业的最大挑战——得活得够久,以让网络效应发挥作用。
首先,Lambda 的课程通常会持续 9 个月,然后学生如果毕得了业,找工作还得再加上几个月(这里就一年了),被聘用后,雇主评判 Lambda 学生能力是否真的足够,这至少又得花几个月(甚至再试多几个毕业生才能决定)。因此,要真正形成「Lambda 口碑」,没个三五年都难。
因此,确保早期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是 Lambda 发展的重中之重。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好奇,科技公司真的会聘请不是从四年制大学里专门学习编程出来的程序员吗?
比例也许比你想象中更高。
2015 年,程序员问答社区 Stack Overflow 做了一次调查,发现参与调查的 2.6 万名程序员中将近一半的人都没有计算机科学学位。但有个问题是,譬如 Google 这种大公司就真的不会面试没有计算机科学学位的工程师。
这也许也是 Lambda 在尝试解决的问题。
据悉,Lambda 现在每个月都要「烧好几百万美元」,其中大部分用于发展一个特别的「销售团队」。
这个团队的任务可不是「卖课」,而是「卖学生」—— 为毕业生找潜在雇主,对他们进行面试和职业培训。
▲ 图片来自 YouTube
不过,Lambda 也不一定要帮毕业生在硅谷找工作,不少人其实更愿意在自己原本生活的城市工作,竞争程度也可稍微缓解。
与此同时,Lambda 甚至将约为半数的 ISA 收款协议,部分地卖给投资者,以换取预付现金 —— 虽然这样的做法并不特别理想,但「能让生意不破产,继续运行下去」。
Lambda 最终能否活得足够长(或足够好)以让网络效应起作用,只有时间才能带来答案。
题图来自领英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