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乐坛在 21 世纪头五年迎来过一段辉煌的时期,那个时候以周杰伦为代表的一众华语乐坛歌手灵感就像是火山爆发一样止不住,无数的经典好歌在这段期间如寒武纪生命大爆炸一样喷发出来。
但上坡路真的就短短这么几年,随后的五年华语乐坛开始逐渐走下坡路,并在 2009 年左右终于到了强弩之末,那是我高中时期的结束,之后的青春里似乎华语歌曲就逐渐退去了痕迹,大概也是在那个时候,我逐渐开始听欧美的流行音乐,并最终成为了一名伪欧美流行乐粉。
我听歌的原则非常肤浅,欧美流行什么音乐我就听什么,至于如何快速找到最流行的欧美音乐,求助于榜单机制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而我也寻觅歌曲的过程中,逐渐了解到了「公告牌」榜单,也就是狭义上的 Billboard Hot 100 排行榜。
一首发行 25 年的圣诞歌曲获得了公告牌冠军
如果你从未听过 Billboard 这个名字,那么这里简单解释一下。Billboard 榜单诞生于美国,我们先略过它一百多年的历史,直接进入目前的榜单机制。所谓 Billboard Hot 100 是一个音乐单曲的排行榜,每一周更新一次。它会统计下载、电台和流媒体并按照一定的比重和算法加权最后形成一个点数来进行排名,每周点数最高的那个就是冠军单曲。
本周 Billboard 榜单的冠军是值得写进历史的一刻,这首 All I Want for Christmas Is You 是天后玛利亚·凯莉(Mariah Carey)在 1994 年推出的一首圣诞节日歌曲,而在本周之前,这首歌从获得如此高的排名。
All I Want for Christmas Is You 成了玛利亚·凯莉第十九首个人冠单,在 Solo 艺人(排除乐队组合)中拥有最多的冠单数量,当然我们早知道玛利亚·凯莉是冠单制造机,真正值得一说是,这首歌夺冠日期距离它发行的时间竟然长达 25 年。
如果翻阅这首歌的排名走势,其实可以看到这首歌最近几年每一年的 Peak(最高排名)都在冲的更高。比如 2016 年是 Peak 17,2017 年是 Peak 9,2018 年是 Peak 6,到了 2019 年,这首歌比以往回榜时间更早,冲的也更快,在距离圣诞还有两周的时候就已经突破历史最高 Peak ,而在圣诞前一周,All I Want for Christmas Is You 正式成为玛利亚·凯莉第十九支 Billboard 榜冠军单曲。
当然,如果你之前从未注意到这首歌也是情有可原的,这首歌虽然最早在 94 年发行,但当年没有发行实体单曲所以按照规则无法进榜,2000 年发行实体单曲之后第一次进榜,但恰逢玛利亚·凯莉事业低谷,排名只有 83。2005 年玛利亚·凯莉事业回春,但榜单规则限制导致老歌不能回榜,一直到 2012 年黑人天后惠特妮·休斯顿去世,Billbaord 榜单更改规则,不管再老的歌之后回榜进前 50 即算入排名。
之后就像我们看到的这样,这首被粉丝昵称为「圣诞要你命」的节日神曲开始了年年攀升之旅。为什么一首节日歌曲能在最近几年排名屡创新高,甚至最终夺冠,这不仅仅是这首歌本身的因素,实际上更关系技术对我们听歌习惯的改造。
在流媒体的时代,听歌有了新规则
为什么这首发行了 25 年的歌曲十分具有代表性和历史意义,其实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它横跨了实体唱片时代、数字下载时代和流媒体时代这三个截然不同的时期,这也为它的回榜夺冠奠定了时代基础。
▲ 音像店. 图片来自:Mustang News
技术催生音乐行业的一个变化就是获取歌曲方式的改变,以前你要去唱片店去购买实体的单曲或者专辑,显然这是一个具有相当成本的行为。天气、交通、心情或者各种各样的因素都能阻止你迈出家门。
而到了下载时代,人们获得音乐门槛被大大降低,只需要简单搜索轻点付款,一首歌曲就会自动下载到你的电脑或者随身设备上,你可以随身享受音乐的快乐,但对于音乐来说,购买一次之后第二年你并不需要再重复购买就能继续听,这使得一部分每年回榜歌曲的「流行度」并不会折算进成绩里。
▲ 图片来自:SlashGear
而到了流媒体时代则大不一样,因为每一次收听都算一次成绩,在网络畅通的地方可以近乎毫无门槛的收听大部分歌曲,这样能够更精确去统计一首歌的流行度,而随着流媒体占据听歌方式的比重越来越大,实际上能够统计到的「流行度」也越来越精确,所以像圣诞节这样的特殊节日期间四处都在放圣诞歌曲,就像国人在春节期间听《恭喜发财》等歌曲听到吐一样,这种大环境氛围下催生的听歌趋势会被最真切的反应在流媒体上。
不只是个人,流媒体甚至已经在逐步开始蚕食商户端的歌单,最近苹果在音乐流媒体领域的野心不止于消费者端,他们悄悄进入了 B 端市场,为线下零售商家提供店内音乐,这在爱范儿之前的文章中已经有所报道。
「Apple Music for Business」是苹果面向商家的音乐授权服务,官网显示其合作方是 PlayNetwork,这是全球最大的商用音乐供应商之一,星巴克也是他们的客户。
据《华尔街日报》透露,苹果这一业务已测试了 6 个月,开通了 25 个账户,现在开始进入推广阶段。我们平常接触的付费流媒体,通常不能用于商业用途,《华尔街日报》指出,商用音乐收费比 C 端的付费音乐要高得多,因此对版权所有者也更有吸引力。
▲ 图片来自:iDownloadBlog
和个人使用 Apple Music 不太一样,Apple Music for Business 有着更多的 to B 属性,包括为商户提供定制播放列表、授权、运营维护等服务,商户也可以通过苹果的设备控制店内的音乐播放,苹果也会为商户提供自己的推荐歌单列表。
而歌单列表可能是流媒体区别于实体唱片与数字下载时代最大的特征。
流媒体还进一步改变了我们的听歌习惯和歌曲本身
为什么说歌单是流媒体形式最大的特征,其实它带来的最大改变是找音乐这一过程能够从主动变成被动。
以往我们找寻新歌的过程可能是从朋友或者媒体等地方得知一首新歌,然后主动去寻找这首歌,但流媒体时代推荐算法成了最重要的一环。打开我的 Spotify 界面,除了少数是我的听歌历史之外,绝大部分都是根据我的口味推出的各种不同歌单。有最爱专辑的类似专辑,有喜欢歌手的其它歌单,有近日热门歌单,有算法根据我的口味专门生成的歌单……
实体时代人们倾向于购买整张专辑听,iTunes 打造的下载时代则以一首首单曲改变了人们的听歌习惯,而流媒体时代不管是人工推荐还是算法推荐,歌单推荐再次改变了大众的听歌习惯。
你想要蒸汽波,那曲库有几百个歌单上千首蒸汽波歌曲等你,你想要复古迪斯科,算法同样能不停地推荐该类型的音乐直到你终于听不下去想换口味。
▲ 独立音乐在流媒体时代收益. 图片来自:Vice
歌单与算法对听歌习惯的改造也直接反应到了市场份额上,独立摇滚唱片公司 Eleven Seven 的首席执行官艾伦·科瓦奇(Allen Kovac)在接受采访时引用了《全球独立网络》(Worldwide Independent Network report)的一份报告显示:独立音乐市场现在占据全球音乐市场的 40%,是 20 年前实体时代的两倍。
机器学习推荐算法创业公司 Canopy 的首席执行官布莱恩·惠特曼(Brian Whitman)表示,流媒体音乐流行使得几乎世界上所有的音乐都可以收听并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个性化推荐,这对于独立音乐人非常有利。
他还表示:「人们听歌趋势的多样性随着向他们推荐更多新发现(音乐)而上升。」「即使不是每个听众都想听独立音乐,流媒体用户也更有可能接触到更多独立音乐。」
▲ 图片来自:TheVerge
流媒体甚至还改变了歌曲的长度,在 TheVerge 的报道中写道,在过去的 18 年中歌曲长度减少了 30 秒钟,而这主要「归功」于流媒体。在实体和下载时代,一首歌以卖出的数量来计算收益,但是在流媒体时代,歌曲变成以收听次数(一次最少 30 秒)获得收益,显然歌曲长度较短的话在循环次数上会获得优势。
举例来说,Lil Nas X 的热单 Panini 就是一首典型的抖音式短热单,长度只有 1 分 54 秒,这让对这首歌「中毒洗脑」的听众可以在短时间多次循环,相比 4 分钟的歌曲来说单位时间内播放次数可以达到两倍。
▲ 图片来自:BuzzOrange
总而言之,如今你每天播放的歌可能大部分都不是你自己主动去寻找的,而是算法塞给你的,不一定是「你想听的」,而是「算法认为你想听」的音乐。好的算法会帮助你拓展音乐的接触面,而差劲的算法则会把同类型的歌一股脑塞给你形成信息茧房。
截止到这一周,美国 Billboard 排行榜前 50 名有 12 首都是圣诞歌曲,其中大部分歌手甚至已经过世多年。这些圣诞金曲在过了圣诞节之后会瞬间从榜单上消失无踪,而等到下一年的圣诞节又会气势汹汹的卷土重来。
这就是流媒体的时代。
题图来源:Youtube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